世界自闭症日
World Autism Day
展开剩余75%让我们传递爱与温暖
温暖关爱让她们不再孤单
2022/04/02
世界自闭症日
每年的4月2日是“世界自闭症关注日”,2025年的主题为“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,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”。这一天,我们聚焦于一群特殊的孩子——他们被称为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,仿佛生活在自己的宇宙中,用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。
01
什么是自闭症?
自闭症(孤独症谱系障碍)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,核心特征为:
⏩社交互动障碍:难以建立情感联系,缺乏眼神交流,对他人兴趣低。
⏩沟通交流困难:语言发育迟缓或重复,可能用动作代替语言表达需求。
⏩刻板行为和狭窄兴趣:如重复排列物品、坚持固定路线,对变化敏感易焦虑。
⏩自闭症是谱系障碍,患者表现差异大:有的智力超常,有的伴随学习障碍,但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潜能。
3
关注“五不”信号
若孩子出现以下表现,建议尽早筛查:
🔺不(少)看:回避目光对视,尤其是对人眼部的注视。
🔺不(少)应:对呼唤无反应,仿佛“听而不闻”。
🔺不(少)指:缺乏手势交流,如不会指物表达需求。
🔺不(少)说:语言发育明显落后同龄人。
🔺不当行为:如旋转物品、对声音/光线异常敏感。
4
误区澄清
用科学代替偏见
误区1️⃣:“自闭症会随年龄自愈”
真相:自闭症需终身支持,但早期干预可显著提升生活能力。
误区2️⃣:“自闭症孩子都有攻击性”
真相:攻击行为多源于沟通障碍,理解需求后大多可避免。
误区3️⃣:“无药可治,干预无用”
真相:康复训练(如ABA行为分析、言语治疗)能改善社交、自理能力,部分患者可融入社会。
误区4️⃣:“所有患者都应去特殊学校”
真相:能力较好的孩子可在普通学校就读,需个性化支持。
5
我们能做什么?
💡包容与平等:
不歧视、不特殊化对待,给予他们参与教育、就业的平等机会。
💡家庭支持:
家长需学习干预知识,用耐心和科学方法陪伴孩子成长。
💡社会行动:
支持政策落地(如《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》),推动融合教育、社区康复资源建设。
💡希望与未来
尽管自闭症成因尚未完全明确(可能与遗传、环境交互作用有关),但研究表明:早期干预(2-6岁为黄金期)可帮助孩子掌握生活技能。
成年患者通过支持,可在秩序感、专注力等领域展现优势,甚至胜任特定工作。
2025年世界自闭症日,让我们携手行动:用理解代替误解,用接纳代替排斥。每一颗“星星”都值得被看见,他们的光芒需要全社会的守护。💓
供稿 | 心理科 谢燕
编辑&责编 | 业务拓展部 张曦期货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